从"大花园"到"石榴籽"——"意识三态观"视野下的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个案研究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格局从"大花园"向"石榴籽"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政策在实践层面也需要从"区隔"走向"交融".本文以"意识三态观"作为分析框架,研究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汉混合编班"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意识生态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对教育政策发展起指导作用,意识形态是教育政策发展的社会基础,而意识生态则是教育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其中制度是意识生态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起着按照意识形态规范和引导意识形态的作用.由于各类政策主体意识形态的复杂性,意识形态上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互学互助、共同发展为旨归的民汉混合编班,如果缺乏意识生态方面的不断制度性优化,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西藏民族大学内地办学为西藏教育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意识生态,混合编班是对这一意识生态的进一步制度细化和深化,但目前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改革,以促进意识形态层面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民汉混合编班、民族院校、"意识三态观"、西藏民族大学、交往交流交融
G750(少数民族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MZ051
2021-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