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7178.2012.02.002
民族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为例
与在校国家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在运行机制上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某些特征,因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因助学贷款主体就业去向不定,加大了按期收回的难度和回收成本,加之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不健全,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出于对其关注,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调查为例,从政策执行层面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阐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与局限.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民族地区、问题调查
G757(少数民族教育)
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地区民族院校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QSY09056
2012-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