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80/j.issn.1672-5123.2018.11.05
光学治疗区偏心与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光学治疗区偏心与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本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80例8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对患者的光学治疗区偏心距离、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指标进行检测.根据中位偏心距离,将患者分为低度偏心组和高度偏心组,比较两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戴镜后12 mo时总偏心距离与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戴镜前相比,两组患者戴镜后1wk,3、6、12mo的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度偏心组患者较低度偏心组患者升高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曲率、基础泪液分泌量、中央角膜厚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度偏心组患者较低度偏心组患者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方面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下降程度则较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戴镜后1 wk和3 mo无明显差异(P>0.05),在戴镜后6、12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戴镜后12mo,总偏心距离与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均呈正相关(r=0.869、0.815,均P<0.05),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曲率、基础泪液分泌量、中央角膜厚度均呈负相关(r=-0.865、-0.745、-0.912、-0.713,均P<0.05),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未见明显相关性(r=0.185,P=0.199).结论:光学治疗区偏心发生在戴镜起始阶段,且总偏心距离与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泪膜功能及角膜形态的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
角膜塑形镜、偏心、泪膜功能、角膜形态
18
201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96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