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76/j.cnki.cn51-1670/g.2022.12.016
从唐代党争看早期科举制存在的弊端
科举制是研究唐代历史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此前已有一些学者将牛李党争和唐代科举结合起来考察,但极少将玄宗时期的吏治与文学之争同牛李党争结合起来探讨.将吏治与文学之争和牛李党争结合起来探讨唐代科举制存在的弊端.认为唐代作为科举制创立的早期阶段,主要以文学取士,存在诸多的问题:第一,文章写作能力不同于治国经邦之道,拥有极高文学修养的人未必能很好处理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各种问题;第二,以文学取士,存在忽略道德的问题;第三,唐代科举中存在的请托行卷风气与科举中形成的座主门生及同年关系极易形成朋党.到了宋代,通过对行卷的禁止,糊名誊录和锁院制的创立,殿试制度的实行及以经义代替诗赋等措施的实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唐代科举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科举制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宋代党争性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唐代、科举、吏治与文学之争、牛李党争
41
K242
2022-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