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276/j.cnki.cn51-1670/g.2018.04.020

都市压抑心灵的短暂解脱——《梅雨之夕》和《封锁》比较

引用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写于1933年,张爱玲的《封锁》写于1943年.这两篇小说的故事背景都是上海,反映了都市知识分子的心灵状况.二人同是海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吸收了西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揭示出都市人群的精神困惑,呈现出传统意味和现代特性.施蛰存的《梅雨之夕》与张爱玲的《封锁》在心理描摹、场景设置和行文结构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细微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环境空间、心理特征和历史背景四方面的分析,来分析特殊历史环境下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认识当下城市人群的生存境况具有一定意义.

知识分子、都市、弗洛伊德、工业文明

37

I24(小说)

2018-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3-117,12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1672-612X

51-1670/G

37

2018,37(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