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艺术人民性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围绕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和“人民的文艺”的论述,艺术人民性理论开始建构.首先,以郭沫若、蔡仪、林默涵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人民文艺”“人民性”理论进行了阐释.其次,在国统区传播《讲话》过程中,在与胡风的文艺思想争论中,产生了冯雪峰的“人民力”等理论;在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宣传毛泽东艺术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建国后文艺运动有深远影响的一些批评范式.最后,在第一次文代会上,“新的人民的文艺”“人民文艺”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方向.作为一种批评理论,艺术人民性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一个理论高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性、人民力、郭沫若、林默涵
I20;A84
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与艺术人民性》
2017-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