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592(x).2013.01.014
普通高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高等学校的任务和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美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它从属于人文学科.美学是人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1]在大学开设美学课程,对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高层次的审美趣味、高尚的审美观念,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结构,以及提升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是,传统的教材、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美学理论思辨性强,教材内容重在传统的美学理论、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等,而缺乏现实生活中新鲜的审美事实、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美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使用的教材,以及理论本身总是与时代脱节.这种理论是灰色的,没有生机和活力.
普通高校、美学理论、课程教学、审美意识、大学生健康、教材、加强素质教育、生机和活力、知识体系、意义世界、研究对象、学习兴趣、心理结构、生活世界、审美心理、审美现象、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观念
G64;N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