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592(s).2013.11.021
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看《易经》思想
一、《易经》与民间剪纸艺术的关系
两千多年来《易经》一直高居《六经》或《十三经》之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典.它是在我国古代长期积累的丰富的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关于占筮的书,约成书于公元前12世纪的殷末周初;而《易传》是对《易经》的诠释,成书于春秋到战国中期.《易经》是被宗教巫术包裹着的人类孩童时期的百科全书,它相当广泛地展示了中国上古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同时影响与开启了儒、道、法、墨、名等流派思想的理论构建,提高了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1].
中国人、民间剪纸艺术、易经、宗教巫术、战国中期、心理结构、文化结构、思维水平、审美意识、上古社会、伦理道德、理论构建、价值观念、古代、风俗习惯、百科全书、十三经、政治、易传、思想
J52;N09
2014-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