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592(s).2013.02.018
浅析楚帛书的思想与艺术
一、楚帛书出土、流传情况及基本形制
目前学术界中狭义的"楚帛书",一般是指1942年在湖南省长沙的子弹库所发现的方形帛书.此帛书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重要的一件战国帛书,全文共计900余字,附图,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关于此帛书出土与流传的情况,目前学术界较为可靠的说法是:1942年9月左右,湖南长沙东郊,盗墓贼将这份楚帛书盗出,后为湖南著名古董商蔡季襄以3000元法币购得,后又被时任长沙雅礼中学教师的美国人柯强借骗至美国,现存于美国赛克勒美术馆.
楚帛书全篇共900多字,分为三部分,中间13行的一段一般被学术界称为甲篇,8行的一段一般被称为乙篇,四周的文字一般被称为丙篇,全文共12章,和神像一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从幅面的安排来看,有两组文字在中间,一组8行一组13行,行款上下互对,四边环绕地绘着四季和十二月的彩图.
楚帛书、学术界、美国人、湖南省、出土、长沙、顺时针方向、中学教师、艺术价值、文字、流传情况、子弹库、美术馆、战国、文化、赛克、排列、环绕、古董、附图
J29;K87
2013-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