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25/j.cnki.jccs.CB21.0683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以沁水盆地长治北地区为例
储层改造是获得低渗透煤层气井高产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煤储层渗透率低,面临着不同煤层气地质条件下的储层改造技术适应性差的困境.以沁水盆地长治北部地区为例,介绍了研究区地质概况和开发模式,分析了 4种深部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以水平井为主要井型、实现压裂后井间干扰提产是规模化开发深部煤层气资源的主要途径.光套管压裂技术可实现大规模压裂,但容易造成储层污染,且可调性较差导致压裂效果偏差;连续油管压裂技术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是目前的主流压裂技术,但是配套设施要求较高、成本高;常规油管压裂技术可实现射孔、压裂、封隔一体化作业,且射流效应定向性强,但是不能够带压作业,容易造成压力激动、压后堵前.为此,自主开发了常规油管带压压裂新技术.该技术以常规油管压裂技术为基础,在井口和井下油管内安装稳压装置控制压裂过程中油管内外的带压状态,配合钢丝绳打捞装置,优化上提下放程序,从而实现带压拖动压裂作业.该技术压裂施工曲线以压力平稳型为主,能够形成连续和平直的压裂裂缝通道,减少储层伤害;微地震监测显示压裂裂缝两翼长达70 m;试验井日产气量达4000 m3以上;同时节约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压裂效率.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压裂;带压油管压裂技术;裂缝监测
46
P618.11(矿床学)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2021-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48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