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新国画"概念及其话语建构
新中国"新国画"概念的生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与话语逻辑.作为新中国初期文艺政策在中国画领域的主导话语,"新国画"不仅蕴含着持续的"变动性",更指向了语义上的"多歧性".在某种意义上,"新国画"的话语建构是在"实践"与"争鸣"相互交织的情境中逐步展开的."新国画"不但预示了中国画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暗含了中国画发展路径的"多重可能性".本文尝试将讨论的重点限定在"1949年前后"特定历史文本语境中,将"新国画"置于文艺政策变迁与艺术创作本体探讨的视域内,进一步厘清此阶段"新国画"概念的深层含义.继而揭示"新国画"潜在意义上指向的"显性"与"隐形"两种不同的"中国画改造"路向.
转向新生、改造与对抗、显性与隐性、不同路径
J212;I206.6;H315.9
2023-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2-8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