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从“道成肉身”到“肉身成道”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理论指导下,中国美术界对“文革时期的美术样式及创作标准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和反思.其中,以“新潮美术运动”对西方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引入和模仿最为彻底,从而与过往的艺术传统拉开距离,甚至背道而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隋建国目睹了文艺思潮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股反思观念的影响,使他决心“走出造型”,告别传统的、学院的雕塑模式.他尝试运用西方现当代雕塑在材料媒介以及意识观念等方面所强调的创作方法,同时80年代的人文主义底色以及源于学院的塑造语言也使他对外来方法与中国现场的兼容性问题展开了思考.在隋建国的艺术视野里,雕塑不仅仅是材料媒介和观念意识的杂糅,还包含了具体的个体生命的融入和解放.
隋建国、中国当代雕塑、病理症候、肉身成道、3D打印
I10;I1
2020-0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