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的续写与鉴定的重写——《无声诗》书评
一 “无声”之变2016年是克利夫兰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百周年庆,《无声诗》(Silent Poetry)作为这家博物馆自己的第一部大型中国古代藏画图录,反映了馆藏的长期积累,首先会成为向馆史和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李雪曼(Sherman.E.Lee)与何惠鉴(Wai-kam Ho)的致敬.一提到克利夫兰博物馆藏画,人们总会首先想到《八代遗珍》.《八代遗珍》是纳尔逊(Nelson Museum and Atkins Gallery of Art,现名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和克利夫兰两大博物馆于1980-1981年举办的中国古代绘画大型展览和同名图录,它联合使用两家博物馆的辉煌收藏,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绘画史脉络.正如作者周汝式(Ju ShiChou)在《无声诗·前言与致谢》中强调的那样,《八代遗珍》是克利夫兰博物馆的学术史上无法绕过的一环.实际上,《无声诗》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是和《八代遗珍》(Eight Dynasties of Chinese Painting)并置而读.但是联合展览导致很多人分不清两馆的收藏,周汝式在克利夫兰中国艺术部任职期间就收到不少申请要求观看收藏在纳尔逊博物馆的画一一他估计纳尔逊博物馆也会收到类似的申请.这是出版克利夫兰博物馆“一家所藏”的动因之一,而且多年以前出版的黑白图录在现有条件下确有升级的必要.
2016-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