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古画品录》新探

引用
通过细读文本,本文对谢赫<古画品录>推出如下拙见:1、”六法”之”法”,取自佛典,有”道理之义”,以”方法”解则有前言后语的矛盾;由”法”而”品”,即品鉴绘画之”法相”、美相,但”六法”与”六品”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2、谢赫在”六品”评语中阐释了”六法”内在的关连,”气韵”、”骨法”、”形似”、”风采”是魏晋人物品藻与南朝诗文理论向绘画领域的转换,是对艺术生命审美缺一不可的要素;”经营位置”则关构图之美,调协画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3、”传移模写”绝非”画家末事”或”临摹他人作品”学习技巧方法,而是绘画艺术”创新”的重大命题,”品录”语中多有表述.”六法”、”六品”已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气韵”、”骨法”为绘画美学之本,”形”、”采”、”位”是绘画美相的具体表现,”移”而”变巧不竭”是绘画艺术的创新.

六法、六品、法相(美相)、创新

J2(绘画)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2-7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美术研究

0461-6855

11-1190/J

2005,(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