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18.04.004
13至16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重新阐释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
“丝绸之路”的初心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y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国》第1卷中发明了“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概念.他在双重意蕴下使用该词:第一,“丝绸之路”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历史上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地理交通,尤其指汉代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关丝绸贸易的一条连贯东西的通道,也就是托勒密《地理志》中借助推罗城的马林努斯(Marinus of Tyre)提到的从地中海到丝国(Serica,指中国)边界横跨大陆的道路信息;第二,李希霍芬在具体操作时,却把注意力集中于他所说的中亚,也就是说,一个北部被阿尔泰山围绕,南边是西藏,东部是中国主要河流的分水岭,西部是帕米尔山脉的地区[1].确实,书中提供的一幅“中亚”地图,即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从里海延伸到长安,中央用粗重的红线标出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道路,也就是“丝绸之路”.
跨文化交流、欧亚大陆、重新阐释、丝绸之路、文艺复兴
H315.9;I0-02;H059
2018-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