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18.03.013
源头活水话江湖——谈国画教育乱象
中国画随着时代变迁而被赋予不同的历史使命,民国时期的改革派呼声为世人所逐渐接受,1917年,康南海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作为观点呼应,1918年,陈独秀于《新青年》提出:“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精神.”进而,作为康氏弟子的徐悲鸿把写实绘画技法逐渐引入中国学院体制,确立素描的基础地位.徐悲鸿在中华艺术大学演讲时曾说:“研究绘画者之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吾人基本之学问,亦为绘画表现之唯一法门.”回首当年,国家衰败、外忧内患,中西实力悬殊,故有体制、思想之革命.国画映射了当时国家的审美意趣,反映当时的文化方向,所以国画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环节,除了绘画本体外还有更多的历史承载,国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亦有后人在整理此段公案时提出一些疑问,当时一个观点认为:“学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否则是学不成功的.即使学会画几笔,也非驴非马,面目全非.”若按这个论点,我们千年绘画由于没有素描基础是极其失败的.但是,即使是西方,素描在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渐确立.诸如此观点实为共识环境所致,对于后来者特别是将要或已经投入国画教育事业的人来说,要汲取当时正确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否则就会出现各类乱象.
教育乱象、源头活水
G521;G639.21;G02
2018-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