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诗只在民间——田青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田先生,记得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我们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自此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有序发展阶段.您曾担任保护中心副主任也是该领域的研究专家,对十余年来的非遗保护状况有切身体会.首先,请您就此谈一谈.
田青(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想强调的是:非遗保护10年是一个大致的概括,其实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算起,至今已经15年了.实际上,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整理应该说从近代就开始了,一些知识分子在面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开始重视我们自己的民间和民族文化,近代的郑振铎、刘半农等一批学者都对民间文化格外留意.甚至在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吕骥他们成立了“民歌研究会”,国统区的“青木关音乐学院”也成立了“山歌社”,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民歌,其实是开了“非遗保护”的先河.近十年,只不过是非遗保护工作蓬勃开展、全面推进、全社会重视的阶段,有一种文化运动的意味在里面.实际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尤其是一些先知先觉者早就在做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G122;J607;G264
2016-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