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整体性、可持续性演进——马盛德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马司长,在2016年“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美术观察》近期策划了“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的选题讨论.首先,请您谈一谈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马盛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今年也是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日”十周年.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措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社会公众参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性、整体性
G122;J607;G264
2016-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