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14.05.041
其命维新:傅抱石风雨画之创格
傅抱石的山水作品中,风雨题材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谓“一半山川带雨痕”,形象突出,令人感同身受风和雨,行迹飘忽,要在画纸上将其形、声、势传达出来,实在不是易事.
综观傅抱石的艺术之路,笔者认为其风雨画明显与他留学的经历有关.因为传统的中国画中,风雨题材重在“意”的表达,表现风往往借树木枝叶的横斜倾倒之势,表现雨,多为大雨欲来时的乌云或雨后的迷茫烟雾,以无根树、没骨山加以描绘,并不刻意绘风雨之“形”.而当1933年,傅抱百负笈留日时,正是日本重新研究浮世绘画之际,在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笔下,雨的形象很突出,倾斜交错的长线条就是密密的雨丝,其代表作《大桥骤雨》更因凡高的临摹而驰名.当时在日本艺坛上正声誉日隆的竹内栖凤和横山大观继承了广重的旗帜,也爱表现风雨.作为一个学贯古今、善于博采众长的画家,这些鲜明的形象傅抱石应该能迅速捕捉到.他尤其关心日本田中的气候表现,并认为,“这是中国画家所难能而是日本画家所特别擅长的”.
傅抱石、其命维新
J203;B2;B978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项目CKGB201315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