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13.09.040
张熊寓沪时间考
清人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1]正如他所言,鸦片战争后上海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画家前来卖画.
在鸦片战争以后鬻艺沪上的画家中,早期主要有"三熊"[2],即嘉兴秀水人张熊(1803-1886)、嘉兴秀水人朱熊(1801-1864)、浙江萧山人任熊(1820-1864).其中有两个人都是嘉兴人.嘉兴离上海最近,咸丰年间又经战乱,故在海派形成期的第一代翘楚中,嘉兴人占据主要地位.
嘉兴籍的花鸟画家,以张熊为首,[3]时称"鸳湖派"(鸳湖即嘉兴南湖).[4]"鸳湖派"花鸟画取法周之冕、王武、恽寿平、华喦、陈淳,根据上海市场的实际需求,融和多种画法,而衍生出清新、妍丽雅俗共赏的小写意没骨花鸟画风,既是早期"海派"花鸟画的劲旅,也是鼎盛期"海派"花鸟画的重要渊源之一.张熊作为"鸳湖派"的领军,学者众多.他通过课徒和画谱的形式,成功地将"鸳湖"画风推广到学生和后辈画家之中,在海上画派的早期形成了一股力量,影响到整个海上画坛.
时间考
I265.2;G256.1;K2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