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04.11.013
从《加莱义民》到《深圳人的一天》--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
@@ 在雕塑史上,罗丹也许是第一个想让雕塑走下基座的人.他在创作<加莱义民>时,曾设想把这组与真人等大的群像直接放在地面而不是高高的基座上,以便使市民感到那6位加莱英雄就在他们身边.罗丹的设想在那个年代显然不可能被完全接受,经过协商,这件作品最终被放在一个较矮的基座上.这件雕塑位于加莱市,以纪念14世纪法国与英军的战争中,6个为保全全城人的生命去英军充当人质而英勇献身的加莱市民.加莱市政府本来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1个,罗丹却只收1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了6个雕像.这件作品一改纪念性雕塑严整鲜明的外轮廓,而以外轮廓更加曲折多变、空间组织更为复杂的形式,表现了6位义民正在向死亡走去的行进行列,罗丹将他胸中对6位义民的敬仰和悲壮感受,以扭结交错的起伏结构灌注到形象之中,让一种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凝结在作品中.他还要让那些形象饱含这种精神走下基座,以逼近的姿态走进人群,走向现实.这里,艺术家和政府所做的不仅是纪念一个历史事件,更是在弘扬一种集体观念和牺牲精神,希望那种崇高精神成为更多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情结",让作品在公共空间中成为崇高精神永远"在场"的"明示".这就是罗丹的责任和当时的加莱市政府的权力共同创造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深圳人
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2005-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