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899.2002.04.008
中国理论界的尴尬
@@ 一从成都双年展的"架上"概念谈起
何谓"架上艺术"?这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流行国内艺术圈的称谓,日前被一个大型学术展览作为主题时,引来了一番争议.舆论要求要有所交代,做深入的解释.我国传统绘画通常称作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后来为了区别西方引进的画种,分出了国画与西画和雕塑.当西画形式逐步被国人接受时,又改称为油画、水彩画、雕塑、版画、水墨画、工笔画等.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VIDEO和一些新媒体艺术活跃时,又以架上和架下来划分绘画、雕塑、摄影与新艺术的关系.毫无疑问,称谓的变化直接表现文化的变化."架上"概念的提出,表现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架下"的发展趋势.新材料艺术尤其是装置的发展速度,让国内理论界没有充分的准备,结果和历史上的许多艺术潮流一样,艺术圈内约定俗成的习惯取代了严谨的理论考据.
中国理论、理论界
J2(绘画)
2004-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