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与“三言”之“互文性”及相关悬疑破解
《金瓶梅》与“三言”大致是同生共长于明末同一历史时空的两种世态人情小说,彼此之间存在着选材影响和文本渗透等问题.我们在讨论二者之文本关联时不宜过于拘泥于以刊刻时间先后论定谁影响谁或谁不可能影响谁.通过诸多相似雷同的文段、文墨以及评语比对,我们深深感到《金瓶梅》大批量地吸收了“三言”文本,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血脉相连问题.这种紧密的“互文性”必然有一个前提,即《金瓶梅》诞生之初,“三言”已经基本定稿或者成竹在胸.《金瓶梅》与“三言”之“互文性”缘于冯梦龙对二者文本的经营.
互文性、冯梦龙、共时视角、抄引、悬疑破解
本文系教育部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905阶段成果.
2016-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