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体小说的观念流变
中国小说观念的理论建构,直到唐末五代时期,依然停留于无固定文体特征的子说.宋代欧阳修通过《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的编撰,将杂传、传奇等纳入小说范畴,使得叙事成为小说表现方式的主要特征,从而开启了传统小说观念向近代小说观念的转变.明人胡应麟六分小说,并将不宜归属于子部其他类别的作品都归入小说,标志着元明以来小说观念在宋人的基础上愈行愈远,不仅小说范畴出现无限扩大的极端趋势,而且小说观念也严重脱离了汉唐小说重“道”轻“技”的主旨.清代纪昀和四库馆臣在编撰《四库全书》时,厘正了小说观念发展中的一些误区,确立了回归汉唐小说观念的主旨,并通过对小说理论的指导性论述,甄别了古体小说正确的体系构建,客观上为古体小说与通俗小说在近代的观念区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古体小说、观念、流变
201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