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水浒传》文化批判
<水浒传>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经典名著,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中的(私)"义"之大于(公)法、有(集团)内(集团)外之别,"食人"的爱好和嗜杀,仇视女性等文化进行探讨.指出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型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费孝通语),因此它使人遇事总是从私人感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态度;"差序格局"的界限性使人视集团外部的人为异类,因此是可食可杀的;古代农业"匮乏经济"(费孝通语)使夫妻偏于事业上的组合,而父系制又使家庭的主轴在父子而非夫妻,因此社会对夫妻感情和女性采取禁锢和歧视的态度,也使男性的感情重心向着同性倾斜.
《水浒传》、差序格局、匮乏经济、父系制度
I2(中国文学)
2011-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