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3330.2002.03.006
由色生情 自色悟空《金瓶梅》书名试释
<金瓶梅>的书名不仅是三个人名的组合,作为"意象"或"中介",它是对当时世情的一种直观性显现--对"财"与"色"的贪恋与追求,因为"金瓶"加"梅花",恰是财与色的象征;作为"意义的关联物"或"联想场",又是对内含于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语法"的一种象征性揭示--自色悟空.因此,它既是"客观的"、"实在的",所以才能诱启人们的贪恋之念而追求它;又是"短暂的"、"虚幻的",如张竹坡所评:"瓶中梅花,春光无几."它既是"在",又在"非在".只有破除这种看似"实在"的"幻象",并进而取消"在"之断语,才能达到内心的"明悟".
<金瓶梅>、四贪词、符号、文化语法
H31;I20
2007-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