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3330.2001.02.005
史笔寓褒贬抑曹尊蜀汉--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
@@ 关于<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来源,学界一般认为是来自北宋以来的民间三国故事,而与<三国志>等史传的思想倾向判然有别.其实,透过<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等形式因素而究其深隐的感情倾向,我们发现,陈寿与裴松之倾注的思想感情实际是褒蜀贬魏,尊刘抑曹,与民间的"拥刘反曹"思潮是此呼彼应、一脉相承的关系.陈、裴二位史家将历史上刘备大好于曹操的史实形诸文字,录入史传,并融入其褒贬倾向,这为后代三国题材的褒贬倾向提供了确凿可信的史实根据,成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故可日,"拥刘反曹"思想是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交相融合的产物,在三国题材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显示着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心路历程.
寓褒贬、蜀汉、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史传渊源、三国题材、尊刘抑曹、中华民族、演化过程、形式因素、心路历程、思想感情、三国故事、民间、经典文化、感情倾向、大众文化、裴松之、学界
I2(中国文学)
2007-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