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06/j.issn.1009-1041.2016.02.09
干旱胁迫对小麦花后不同器官果聚糖代谢和转运的影响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小麦花后不同器官果聚糖生理代谢和转运的影响,以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胁迫(drought stress,DS)和正常灌溉(well watered,WW)条件下,研究了小麦花后主穗颖壳和主茎不同节位果聚糖代谢转运动态规律及其与籽粒灌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不同器官果聚糖代谢转运受基因型、器官、花后天数和水分环境以及各因子互作显著影响;器官、花后天数和花后天数与水分互作是调控小麦花后果聚糖代谢转运的主要影响因子.小麦花后不同器官果聚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与正常灌溉处理相比,干旱胁迫缩短了果聚糖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5 d),对果聚糖代谢的影响表现为“先促积累、后促降解”效应,此效应在抗旱品种陇鉴19和小麦颖壳、穗下节和倒二节等器官中更显著.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小麦花后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1-SST)活性,提高了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果聚糖含量与FEH酶活性正相关.小麦粒重与不同器官的1-SST活性、倒二节和倒三节的FEH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速率与不同器官的果聚糖含量、颖壳和穗下节的FEH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显著促进了小麦不同器官果聚糖的转运和再分配,其转运率和对籽粒粒重的贡献率分别达6.86%~70.52%和0.07%~4.93%,其中,花前显著高于花后,陇鉴19高于Q 9086,穗下节和倒二节高于颖壳和倒三节.
小麦、干旱胁迫、果聚糖代谢、积累转运、籽粒灌浆
36
S512.1;S311(禾谷类作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48,30960195;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15-18;甘肃农业大学“伏羲人才”计划项目FXRC20130102
2016-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9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