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及其终结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由于它的精神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由状况.由此,马克思开出了理解偶然性概念的本体论向度和伦理学向度,形成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但是,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自由无法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随即熄灭了这一致思偶然性问题的向度.
自我意识哲学、本体论转向、伦理学意涵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偶然性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CZX003
2020-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