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一 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曾经有过两种倾向: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只归结为一种合规律性的东西,而人的地位就被忘掉了.相应地,个性问题自然也就基本上被忽略了.另一种则比较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合规律性部分,从而把它归结为一种人本主义的东西.在后者,个性虽然不被忽视,然而离开合规律性,这样,合目的性(人、人的个性等)也很难得到正确的阐述.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受着前一种倾向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起斯大林模式的前苏联哲学支配中国的理论界达数十年之久,而这种哲学确实是严重地忽视人的.此外,在长期的革命和战争环境中也只能从政治需要出发强调阶级、群众、集体,而不可能把个性问题放到应有的理论地位.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的环境中,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影响,个性仍然被排除在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于是,个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长久地被忽视,以致在最近的一些文章中,“张扬个性”竟被指责为不科学的提法.
张扬个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合规律性、以阶级斗争为纲、新中国、人的地位、政治需要、哲学研究、战争环境、人的个性、人本主义、倾向、理论地位、斯大林、前苏联、目的性、群众、模式、路线、科学
I20;G80
2015-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