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救赎意义——克拉考尔唯物主义文化批判探析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对抽象性的狂热造就了新的理性神话,也导致魏玛共和国陷入了意义空虚的现代性困境.如何突破困境、找寻意义成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克拉考尔并没有寄望于各类弥赛亚主义所提供的形而上学的庇护,也没有对理性及其所推进的去神话化进程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以文化唯物主义的立场,将批判的视角集中在了大众文化的“表面现象”之上.在他看来,对资本主义理性的批判,应该抓住其根本缺陷,即抽象性.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物质世界,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基本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又以具体鲜活的时代景观,不断对抗抽象性的空虚,为人揭示出隐藏其后的人性与真理的微光.因此,克拉考尔认为,对大众文化“表面现象”的解码,是探寻时代真理的可靠途径.当然,克拉考尔对大众文化娱乐至死的消极倾向,也有着敏锐而审慎的洞察.
表面现象、抽象性、唯物主义、大众文化、去神话化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克拉考尔唯物主义文化批判研究”[项目编号:13CWW001]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资助的中央党校2013年度校级科研青年项目“克拉考尔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DXQN201309]的阶段性成果.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