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象化劳动概念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地位辨析
马克思关于对象化劳动的概念充分体现了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建构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逻辑的复调性.这一概念首先来自于黑格尔“劳动陶冶事物”的辩证过程,马克思将其人本主义地改造为工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而实现自身并获得解放的过程.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将黑格尔的“外化”逻辑从精神自身的辩证运动过程颠倒为现实感性主体之间相互确证的过程.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这一思路.然而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将现实的异化劳动与这一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割裂开来.对象化劳动概念表明了马克思结合唯物主义因素与辩证法因素进行新世界观建构的最初努力,而这两种合理因素却因其人本主义立场而无法调和,最终破产.只有当抽象的对象化劳动具体化为实践、生产的时候,马克思才真正找到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对象化劳动、黑格尔、费尔巴哈
2015-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