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符号及其资本化重组——对国内城市历史地区仿真更新的解析
仿真更新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历史地区治理的主流策略,其本质是将历史空间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和再开发.文化符号的仿真重组表面上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并实现了空间的经济复兴,但是透过城市文化大众化转型的视角可以发现,仿真更新实质上并不能实现城市历史地区的文化可持续发展,其仅仅创造了一个将历史文化符号资本化的消费场所,而资本的逐利性势必将城市历史文化引向消亡.因此,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需要将培育历史社区自我更新作为主要治理方式,通过文化价值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实现城市历史地区文化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
仿真、后现代城市文化、文化资本、空间生产、历史社区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整合式城市文化规划战略框架研究”[项目编号:11YJCZH228]、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文化竞争驱动下的浙江中心文化城市培育模式研究:国际经验和杭州实证”[项目编号:2012N121]以及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青年课题“文化竞争驱动下的杭州特色文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B12WH12Q]的研究成果.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