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批判理论与主体哲学

引用
哈贝马斯认为主体哲学的问题可以通过从心灵主义向语言哲学的范式转型而避免,他相信主体性是与他人交往过程的结果,在解释主体性问题时,主体间性占有优先性。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主体哲学的复兴表明这一论断的可疑性。任何理论的认识合法性都必须预设一个主体和主体性。在亨利希等人看来,主体性仍然能够作为哲学的原则,只要我们能够避免在基础主义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亨利希试图从对主体性的分析开始,提出一种能够统一当代哲学个中本体论的一元论,以坚持和发展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成就。亨利希等人的主体哲学对哈贝马斯及其学派的批判理论提出了挑战。如果批判理论要为社会生活提供一个规范性标准,就不能再回避主体问题。

批判理论、主体性、哈贝马斯、亨利希

B0-0

本文译自“Why Subjectivity Matters :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Subjeet”,原载Critical Horizons, Vol. 1,No. 2,,2000,经授权发表.译者:毛林林,南开大学哲学院研究生;校者,谢永康,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本文得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10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6-13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004-5961

11-3040/A

2012,(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