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一个再思考

引用
虚无主义有三个语境:施特劳斯所谓的特殊的德国现象;尼采所谓的柏拉图主义;还有认定现实世界是完全堕落和虚无的诺斯替主义.挣脱了柏拉图主义、历经新价值创造后最终仍否认一切存在之真实意义的彻底虚无主义,作为尼采虚无主义的隐微论解释,构成第四种虚无主义.现代文化中自然与人为的截然二分,以及对个别性的推崇,被施蒂纳极端化后与马克思发生冲突,再加上通过黑格尔与诺斯替主义的链接,使马克思与虚无主义发生了双重关联.如何遏制虚无主义?马克思通过辩证法保持了价值与意义存于其中的形而上维度,重思确立超验价值的路径和根基;正如尼采倒转柏拉图主义也不是取消一切形而上学,而是仍然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风格一样.

德国虚无主义、柏拉图主义、诺斯替、马克思、尼采

A8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山大学三期"211"专项基金

2010-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2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004-5961

11-3040/A

2010,(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