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社会规范的生成、伦理基础与内涵

引用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仅需要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其他非正式制度的有效配合.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规范是在个体理性自利习惯的基础上,通过频繁交往和重复博弈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和稳定化,并在获得自助行为和内化的保证下逐渐生成的.社会规范调整下的群体生活与亚里士多德论述下的城邦生活部分分享着同一个伦理基础,即以有用和平等为核心的友爱观.作为私域惯例的社会规范虽与同为非正式制度的软法、民间法分享着某些相似性,但其在本质上仍是不同的行为规则.拓展社会规范理论的研究,可以为良好治理的实现提供制度资源.

社会治理、非正式制度、社会规范、习惯、友爱观

21

2019-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9-8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民间法

ISBN978-7-5488-0305-8

21

2018,2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