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1006.2016.06.005
版画中的男耕女织——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为中心
“男耕女织”既是儒家对太平社会的构想,又是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男耕女织不仅代表着满足人民基本的衣食所需,也关系着国家的存亡与安危.楼璹首创的《耕织图》在历史上掀起了第一次对农业图像表现的高潮,而清代康熙年间《御制耕织图》的出现则掀起了历史上第二次对农业图像表现的高潮,从绘本到刻本、从石刻到瓷器装饰、从农书到日常用品,清代《御制耕织图》的传播范围之广、图像演变之多是史无前例的.本文围绕清殿本《御制耕织图》展开研究,针对众多学者指出《御制耕织图》在农业生产环节、农具中出现的种种不符合农业生产实践的问题,从图像视觉传播与清代统治者的政治意图两个角度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破解焦图中的图像编码,还原作者对该图像创作的真实意图.
楼璹、《耕织图》、《御制耕织图》、视觉愉悦
I20;K20
2017-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