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1774.2017.10.018
画面上的意象就是我写给自然的赞歌——山水的复兴
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图像与文字的紧密关系,这体现在书画同源的绘画理论上,更可以从作品上的题诗和题跋直观地感受得到.文字的抽象语义增补了色彩的直接的表现性,但这种诗意文字对画意的增补却不是简单的、多余的装饰.[1]本文的开端所要讨论的是当代著名画家曹俊的一幅绘画《文殊菩萨》.这里的文本可以被看作是对绘画的增补,而后者某种意义上同样从属于文字,并有待于评论和解读的增补.这幅绘画刻画的是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被认为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菩萨.文殊菩萨被视为超验的智慧的化身,其眼界远超出终有一死的凡人.他统治着一片净土,其纯净在图像中没有完全再现出来,也许根本无法再现.同时,这幅画也与曹俊对自然山水的迷恋,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钻研有关.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骑着狮子,其头脑中的智慧一定已经驯服了身下的野兽.而狮虎则是曹俊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曹俊其他题材的作品,如花卉和动物,也经常是设在自然的场景中的.例如《王者归来》里所描画的狮子是属于自然的,而狮子背后的场景就是中国画里的山水,对应西方的风景(landscape).中国人所感受到的风景首先不是一片辽阔开放的土地,而是在层峦叠嶂间有瀑布飞溅,河流在山脚流过.所以狮子这里不仅是艺术家本人的图腾式的肖像刻画,而且揭示了艺术家与自然之间的纽带.
画面、意象、山水画、菩萨、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图像与文字、狮子、曹俊、作品、艺术家、自然山水、重要主题、智慧、再现、书画同源、风景、大乘佛教、抽象语义、场景
I2 ;K87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