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苏联与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
围绕“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问题的多边和双边经济外交画面很复杂,此前,围绕该问题的研究与裁军和战后边界问题相比一直处于次要层面.受持续进行的冷战和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苏联学界被“排挤”,没法研究莫斯科、伦敦和华盛顿之间建立经济联盟的课题.后苏联时期,这个问题只是在一些回忆录中得到阐述,而一些零星的研究也没有使用苏联档案.①阐明这个问题,需要考察战争初期到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参与多边经济外交的情况.
众所周知,1941年9月24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苏联表示赞同1941年8月英美提出的《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内容.《大西洋宪章》是反希特勒联盟的纲领性文件,后来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基础.文件第五条就是准备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实际上,这份文件签署后,英美就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命名进行了并不轻松的争斗.
沈志华主持的2018-201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先导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本文文献查找和翻译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战后美国对亚非不结盟国家经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BSS019
2019-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8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