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106X.2001.03.016
炼油设备保温层下腐蚀与防治
@@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后的节能研究推进了保温技术在炼油、化工工艺设备中的应用。工艺设备采用保温措施后取得显著节能效果,但同时也给工业界带来了新课题,即保温材料加速了金属表面腐蚀,称之为保温层下腐蚀[1](CUI,corrosion under insulation)。
炼油设备的保温材料大多是矿物经煅烧、粘结加工而成。由于矿物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制成保温材料后仍含有氯化物、氟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的腐蚀性成分;另一方面,保温材料为多孔结构,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毛细管,因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水能力。腐蚀性杂质和水作用形成强的电解质溶液,有很强的腐蚀能力。国内某炼油厂1985年至1989年曾发生工艺管道保温层下腐蚀穿孔事故5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于1998年出版了有关保温层下腐蚀的NACE标准RP0198“保温层及防火层下腐蚀控制—系统措施”,讨论了材料性能、温度、水分和保温系统设计,并就减轻保温层下腐蚀从腐蚀检测、结构设计和维修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推荐方案。
炼油设备、管道保温层、金属表面腐蚀、保温材料、工艺设备、腐蚀性、工程师协会、电解质溶液、系统设计、系统措施、吸水能力、吸附能力、维修方法、推荐方案、设备采用、能源危机、矿物、经济损失、结构设计、节能研究
31
TE6(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