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7740.2011.03.010
儒学的制度承当:失效、解体与省思
以思想与社会历史的互动为研究进路,余英时、李泽厚针对儒学当代发展问题,对港台现代新儒家作出了批评性评论。这意味着儒学在内涵上至少包括哲学儒学和制度儒学两个面相。文章认为,哲学儒学以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主张已陷于困境而难以实现,贯彻社会———大众路线的制度儒学,从其失效、解体的历史情形看,其实现也是困难重重。但儒学这一双重困境却蕴涵、暗示着解决儒学究竟怎样发展问题的方向: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把哲学儒学和制度儒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着力在结合的方式、机制上努力探索,以促进儒学的当代发展。
儒学、制度承当、失效、解体、省思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09年梧州学院科研项目“儒学传统辨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9C023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