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冤亲一惘然"——论周作人附逆前的两难处境及其最终选择
@@ "但思忍过事堪喜,回首冤亲一惘然",这是周作人写于1939年1月14日的小诗中的一句.1月1日周作人被刺.1月12日,周作人正式接受了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聘书,并在当天的日记中表示"不得不当".如果说这句诗是周附逆前处境与心态的真实写照,那么奉行"隐忍"哲学的他,何以"不得不"出任伪职呢?薄暮之年仍然坚持"不辩解主义"的周作人,在回忆录里有这样的表示:"大凡要说明我的不错,势必先说对方的错.不然也总要举出些隐秘的事来作材料,这都是不容易说得好,或者不大想说的,那么即使辩解得有效,但是说了这些寒碜话,也就够好笑,岂不是前门驱虎而后门进了狼吗?"[1]前驱虎,而后进狼,左右两难,正是这样的一种悖论式的处境,也困惑着附逆前的周作人.
周作人、两难处境
I2(中国文学)
2011-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