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638.2001.11.008
周作人《童谣研究》(稿本)断句和文字抄校的失误
@@ 因看到<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9期刊登的由鲍耀明先生整理标点的周作人编<童谣研究>(稿本),又看了陈泳超先生文章<周作人的民歌研究及其民众立场>,深感这个稿本的重要性.周作人说过,一些儿歌"前后趁韵接续而成,绝无情理,而转换迅速,深惬童心"(<儿童杂事诗·歌谣一>自注,<周作人诗全编笺注>228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又说:"盖儿歌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以此故."(<儿童文学研究·儿歌之研究>,转引自上书该诗之笺.后面引该书,简称<周诗笺注>)正因为童谣难解,加上时间流逝,方言障碍,还有繁简字转换的某种问题,这个文本存在断句和誊录校对的文字错误.标点体例不统一之处也较多.下边分条说说.由于没见到原稿影印件,有些可能是臆说.为减少文字重复,不抄原标点断句之文字,而直接抄出我所标点断句的文句,或加按语.
周作人、童谣、标点、文字、儿童杂事诗、儿歌、转换、文学研究、时间流逝、民众立场、民歌研究、鲁迅研究、之研究、繁简字、出版社、整理、障碍、印件、音节、校对
I20;I28
2004-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