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3801.2020.02.005
遂昌牛头山两种麂属动物的生态位分化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遂昌牛头山林场内布设57台Ltlacorn红外相机,对同域物种小麂与黑麂的生态位分化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小麂的有效探测次数显著高于黑麂,小麂的DNI指数为0.82,黑麂的DNI指数为0.96,均属于昼行性.两者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小麂的日活动高峰在6:00-8:00和18:00-20:00,黑麂的日活动高峰在8:00-10:00和16:00-18:00,0:00-24:00均监测到小麂活动,在18:00-4:00时间段未监测到黑麂活动.两者季节活动频率差异不显著,小麂与黑麂的季节活动频率大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四季均监测到小麂活动,冬季未监测到黑麂活动.两者不同温度区间活动频率差异不显著,二者的温度活动频次分布均呈偏峰分布,且活动高峰均在22.5℃左右.两者不同海拔区间活动频率差异显著,黑麂活动频率在800~1 000m海拔区间高于小麂,在1 000~1 400m的海拔区间低于小麂.两者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活动频率差异显著,小麂活动频率高峰在常绿阔叶林,黑麂活动频率高峰在针叶林.
小麂、黑麂、活动节律、生态位分化
42
S718(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尾类两栖动物蝌蚪对食蚊鱼的行为和生理响应”;生态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物种保护项目“虎纹蛙调查与保护成效评估”;丽水市山海合作项目“丽水市山地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遂昌县科技计划项目“遂昌牛头山陆生动物多样性调查”
2020-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