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8666.2010.10.013

"A,B之谓也"和"B之谓A"的源流辨析及其他

引用
先秦汉语句式"A,B之谓也"和"B之谓A",构素、句模相同而部分词序有异,存在着变换关系.楚永安说:"A,B之谓也"是"B之谓A"的变式.本文的结论刚好相反:"A,B之谓也"句式是源,"B之谓A"句式是流.因为"A,B之谓也"中的"之"、"谓"不仅完全没有凝固,而且处在不同的逻辑层次,"B之谓A"中的"之谓"则已趋凝固;在先秦典籍中,"A,B之谓也"的用例早出,"B之谓A"的用例晚出.文章还附带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楚永安对"A,B之谓也"和"B之谓A"源流关系研究的贡献、"A,B之谓也"能够演变出"B之谓A"的原因、古汉语中与"A,B之谓也→B之谓A"相类似的演变格式.

驳正、颠倒、句式、源流、关系、错误

25

H141(语法)

2011-0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4-46,6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009-8666

51-1610/G4

25

2010,25(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