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9944.2023.10.023
低碳源生活污水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针对低碳源生活污水总氮脱除的难题,分别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碳源对污水脱氮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泥膜复合法,相较于单一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泥膜复合工艺对低碳源生活污水可以获得较高的脱氮效果;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及自养反硝化,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需严格控制运行条件以获得较高的总氮去除率;厌氧氨氧化无须外碳源,但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以保持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运行参数的波动对处理效果影响显著;自养反硝化节省了外碳源的投入,但保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是关键;碳源作为污水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外投加单一碳源、外投加组合碳源及利用内源碳,需要根据具体处理的污水水质水量情况,以及可利用的碳源情况进行选择.为此,对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技术提出了展望,可从微观角度重点研究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机制机理;通过工艺的组合优化,合理选择外碳源,充分利用污水中内碳源;新型生活污水脱氮工艺进行组合,对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效化、低碳化的脱氮技术.
低碳源、生活污水、生物脱氮、活性污泥、生物膜
25
X799.3(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中国煤科青年基金2019-QN006
202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