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95/j.1671-055X.2017.04.0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昆丁与永乐自杀的对比解读
在《喧哗与骚动》和《欢乐》中,福克纳和莫言分别塑造了昆丁和永乐的形象,并都为他们安排了自杀的结局,而相关比较解读还少有论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死亡本能说"与"三重人格说",对比分析两个人物在赴死过程中呈现出的死亡表征与毁灭倾向,并就二者复杂的异性之爱与原乡之爱进行比较解读,探求促使二者走向死亡的深层心理原因,为检视两个人物形象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心理提供了新的阐释途径.
《喧哗与骚动》、《欢乐》、自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29
I106;I206
2017-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4-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