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中医”医未病”的现代病理学基础研究

引用
目的:探索中医”有证无病”、”有证有病”和”无证有病”的现代病理学基础.方法:取225例脾虚证患者胃黏膜和42例平素无临床症状的志愿献血者的胃黏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和即用型非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切片P53、Ki67、CerbB2、P21ras表达.进行组织病理学、胃黏膜超微结构方法分析;结果: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胃黏膜既可有器质性病变存在(G型,发生在CSG、CAG基础上-有病有证);也可无器质性病变存在(F型,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无病有证);脾阴虚证和脾虚气滞证均发生在CSG、CAG和CA基础上,且CSG、CAG和CA的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程度、固有膜腺体减少程度和IMⅡb发生率,P53,Ki67,CerbB2,Ras表达发生率和胃黏膜灶性萎缩性胃炎、灶性肠化生、微小溃疡与幽门螺杆菌(”背景病变”)也较C脾气虚证、G脾阳虚证的CSG、CAG为重,P<0.05~0.01.结论:有证无病、有病无证和有证有病发生在胃黏膜病理学量变基础上.

有证无病、有病无证、有证有病、P53、Ki67、CerbB2、Ras表达、现代病理学基础

38

R2-03

2011-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8-22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辽宁中医杂志

1000-1719

21-1128/R

38

2011,38(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