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人格、思维风格、行为能力的研究现状
2012年国家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1]: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是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岗位管理作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环节,已经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人去适应工作特点,当工作特征与人格出现矛盾时,要求改变人的固有人格,这样会造成人格特点与岗位特征的冲突[2]。我国著名学者韩庆祥教授提出能力本位论,其主基调是追求能岗匹配,顺利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具备相应能力的人,能力是否具备、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工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3]。“人-岗匹配”理论促使部分人员[4-6]已经从人格、核心能力等方面对护理岗位配置进行多项研究,均为横断面调查,但是管理实践应用性研究较少,更鲜有对护理人员与岗位匹配度的综合性研究。现从人格、思维风格、能力护理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护理人员、人格特点、思维风格、能力水平、岗位管理、医院护士、护士队伍、资源合理配置、国家卫生部、能岗匹配、应用性研究、稳定和发展、著名学者、工作特征、人事管理、科学管理、护理人力、核心能力、管理实践、工作特点
G64;G63
2015-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