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给药方法预防及减少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法预防及减少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6组,每组20~22例。 A组:利多卡因1 mg/kg静注;B组:地塞米松10 mg静注;C组:氟比洛芬酯1 mg/kg静注;D组: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注;E组:舒芬太尼0.4μg/kg,30 s推注;F组:舒芬太尼正常推注(干预措施为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除E组外,其他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4μg/kg推注,2 s内推注完毕。观察舒芬太尼推注1 min后患者咳嗽发生例数及咳嗽严重程度。结果各组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趋势上来看,E组(舒芬太尼缓慢推注)发生率(9.1%)略低于其他各组(28.6%~31.8%)。 E组(舒芬太尼缓慢推注)的咳嗽严重程度轻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缓慢静注能够明显降低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应发生率,并减轻其引起咳嗽反射的严重程度。
舒芬太尼、咳嗽、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
R59;R97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L2010629
2014-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89-1392,1393